风沙地里“长出”绿色家园西藏山南隆子县53年造林治沙记▲隆子县新巴乡忙措村村民在望果节(转田节)期间转农田,祈福丰收(7月7日摄)。记者普布扎西摄这是一场长年累月的家园保卫战。战场坐落于喜马拉雅北麓的隆子河谷,参战者是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他们以战天斗地的精神,硬生生地创造出一个生态奇迹。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绿色战役。历经50多年艰苦奋斗,一代代隆子人绿色接力,成功把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满目苍翠的绿色河谷。灾难记:再不种树,可能连家都没了风沙一起尘飞扬,四顾茫茫不见家一天吃进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70岁的索朗拉杰老人仍记得50多年前那些顺口溜。
光秃秃的山坡没处放牧,每家仅有的几亩贫瘠耕地,也不断被流沙挤压。如果再不种树,可能连家都没了。那时,隆子河谷一年中有近8个月的风沙天气,一场风沙刮过,农田便覆盖上厚厚一层沙,房子周围的沙有半墙高。
1964年,时任隆子县新巴乡乡长朗宗赴内地参观学习,她看到了绿树成荫,得知种树能有效治理土地沙漠化,回来后便提出了要想风沙停,就要多栽树的口号。随后,朗宗就带领群众在新巴乡忙措村的沙滩上试种60亩沙棘和银白杨等植物,当年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看着成活的树苗,乡亲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然而60亩的小小林地,怎能阻止风沙的脚步!1966年,隆子的风沙天气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甚至直接威胁到县城及区域内村庄的存亡。
再不加强植树,我们就是千古罪人。郎宗沉痛的话语刺痛了乡亲们的心。于是,一场关于绿色的战役正式在隆子河谷打响。
重生记:宁可累死,也不愿被风沙折磨死隆子县地处高寒干旱区,适宜树种少,成活难。有人戏言,想要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对绿色的渴望激发了人们战天斗地的精神。
没有树苗,就翻山越岭去寻找,组织人采集、培育;没有马车,就用背扛肩挑、用人力拉车。不论早晚,大家在风沙地里忙活,汗水和着泥土沾在脸上乡亲们把河滩当战场、以河滩为食堂、把河滩变课堂,在植中学、在学中植。饿了吃口糌粑,渴了喝口清茶,直到脸被晒成黑红色,嘴角泛起血泡,手被磨出老茧,从没人叫过苦。
朗宗左手落有残疾,可却从未因此少出半分力气。挖不了坑,她就跪在地上,单手刨石块和泥土,一来二去手上全是血泡,血泡又结成厚厚的茧片。
然而,荒滩上种树谈何容易!头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间就被风沙填平,刚种好的树苗,第二天不是根部裸露,就是被连根拔起。今年77岁的隆子县原县委书记多吉回忆。
1968年,进入植树造林的攻坚期。当时,几千名干部群众誓用绿龙锁风沙。
但土壤盐碱含量高,地下水位低,加之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栽了两年树,最终只活了不到100棵,这极大地挫伤了人们造林的积极性。失望犹如一座大山,压在隆子县干部群众的肩上。但抱着宁愿治沙种树累死,也不要被风沙折磨死的坚定信念,隆子人再次拿起植树工具,开始新一轮植树。慢慢地,在探索和失败中,隆子人逐渐总结出了树草结合、以草护林、以林固沙的治理办法。
渐渐地,草绿了,树长了,风沙少了。上世纪90年代初,为接续朗宗的事业,隆子县成立造林领导小组,学习科学造林,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造林绿化、美化隆子之战。
多年的不懈坚守,隆子人终于在河谷一带筑起了面积达6.78万亩、长40多公里的沙棘林带,风沙也就此低下了头。寻金记:绿色理念孕育绿色未来如今隆子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一增一降的巨大变化:森林覆盖率增至31.5%,年风沙天数降为20多天,大面积荒山和荒滩呈现出绿树婆娑的美姿。
自然环境好了,粮食产量上去了,放牧的地方多了,起风时只有树叶沙沙响,不见风沙刮满坡,就连老人的哮喘也不再犯了。说起如今隆子的变化,隆子县林业局局长扎西桑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植树治沙除了增添绿意,还在隆子人心中播下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多年来,隆子县委、县政府坚持绿色发展观,给当地的绿色接力注入了新内涵,绿树变生态、生态变资源、资源变财富、财富保生态的良性发展模式正在形成。特别是近几年,隆子人种树与树养人和谐共生景象带来的生态红利更加显现。盛夏时节,走进隆子县扎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这里绿意盎然,辣椒、黄瓜、西瓜等蔬菜瓜果枝繁叶茂、长势喜人。
现在,我们村坡上绿树成荫,圈里牛羊成群,家家有产业,户户收入高。这一切都离不开植树治沙。
正忙着摘菜的村民罗布乐呵呵地说。生态农业、畜牧已成为隆子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几大农产品产业链。
同时,还建成了黑青稞、蔬菜大棚、优质奶牛等一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据统计,2016年全县牲畜出栏57338头,出栏率30%。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守住这片绿色,发展才能更有劲头。隆子县委书记次仁加措说。53年的绿色接力让隆子改天换地,今天的隆子人仍然执著地守护绿色,因为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记者多吉占堆王军春拉)。
本文关键词:尊龙凯时官网进入
本文来源:尊龙凯时官网进入-www.ahhyjy.com